一、院校介绍
学校概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
项目介绍
项目特色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商科与工科交叉融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培养掌握“商科+工科”的学习与管理逻辑、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的“π”型人才,形成优势叠加效应,不断提升应用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师资聚合:师资队伍由本校专任教师、特聘教师及行业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学术功底深厚,又拥有丰富行业经历,高级职称占比77%,具有三年以上行业经历教师占比93.5%,9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此外聘请东方航空、申通地铁等28名著名大型企业高管作为行业教师,以及部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师。联合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航空等20余家进行教产学研合作,共同打造MBA“职业经理人培养基地”,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产教互动联合: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需要,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构筑与东方航空、申通地铁、上海电气、上港集团、外高桥集团等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数智制造产业、城市交通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等领域培养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名校资源整合:搭建与美国MIT、佐治亚理工大学、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等国内外名校学习交流平台,优先使用国际领先的企业管理案例库,学习期间将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合作院校的学习交流机会和相关资源的使用。
专业方向
数智制造:致力于培养和造就高质量、复合型的数智工业及智能制造领域国际化创新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城市交通: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应用型、高层次的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化创新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人工智能:致力于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复合型的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创新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办学地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长宁校区(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MBA教育中心
培养方式
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学制2.5 年,一般安排在周末及业余时间学习。
全日制(可申请住宿),学制2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时间学习。
培养费用
项目培养费说明全日制14.8万元按学年分两次付清,分别为50%、50%非全日制18.8万元按学年分两次付清,分别为50%、50%。
奖助学
金针对各类学员设有丰富的新生奖助学金体系:包括联考奖学金、志远奖学金、新锐奖学金、星光奖学金、校友奖学金和外地助学金等,覆盖面达100%。具体新生奖助学金方案将另行发布。
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按照培养计划学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审核通过,可获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报考信息
报考条件
1.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作年限计算截至2023年入学之日,下同);
2.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报名时间及方式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及录取等资格。
报名
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所有考生均须于10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 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考试与录取
初试工商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
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初试时间:通常为12月底(具体时间安排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初试地点:考生须根据教育部、各省级招办、报名点的规定选择报名点,初试考场由考生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安排。
复试
复试内容包含政治笔试、英语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复试要求和流程详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官网。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复试,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所有拟录取考生,须按要求完成体检、政审等环节。
录取
具体录取方案届时详见官网通知。*如教育部政策有变化,以上信息将依据教育部政策进行修订。
二、备考指南
【联考笔试备考指南】
1、考试题型介绍
管理类联考包括“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与“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
(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
数学、逻辑推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共三大部分。满分为200分。
分值情况:
①数学(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每题3分)共75分;
②逻辑推理(30题,每题2分)共60分;
③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1题30分+论说文1题35分)共65分。
(2)英语二,卷面结构:
语言知识运用(即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阅读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译(英译汉)、小作文、大作文,共六个部分。满分为100分。
分值情况:语言知识运用(完形填空)20道题10分、阅读理解(Part A)20道题40分、阅读理解(Part B)5道题10分、翻译(英译汉)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2、考试难度分析
英语二考试难度分析:
总体感觉比四六级简单,但是客观来说,考研英语难于六级的。而且英语总分100,在整个考试中占了三分之一。过线相对容易,但想拿高分较难。
1)总体词汇量要求:5500词
2)完形填空,350词左右,20小题,体量大,分值小。
3)阅读题阅读量大,5篇阅读,每篇550词左右;
4)翻译,英语翻汉语,相对简单,但高分不易;
5)作文,小作文100词+大作文150词,容易突破,但高分不易。
综合能力考试难度分析:
1)题量大、时间短。综合三科一共3小时,相当于每科只有1小时,1小时要完成数学25个题、或者逻辑30个题、或者两篇作文1400字左右。没有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很难做完全部题目。
2)考点覆盖面广(哪个知识点都不敢不复习)。考纲只罗列了需要考察的知识点,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范围和重点,所以复习是需要全面梳理知识点,再融会贯通。
3)阅读量大。尤其是逻辑题,阅读量比较大,而且有逐年加大阅读量的趋势。
4)要求考生的全面能力(学会时间管理也是一门能力)。管理类联考是由GMAT考试衍生过来,主要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反应做出决策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考试的压力下,1-2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并且思维逻辑还不能有漏洞。
4、全国联考的通过率,整体不足25%,此外还需要排名录取,也就是说,淘汰率接近80%。以下是整个MBA招考的趋势:
(1)基本规则是将总成绩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录满为止。在这个规则下,各方面都是水涨船高。不论笔试,还是面试,都是基于从高到底排名的规则。
(2)招生名额已基本固定。但考生人数逐年上涨,在整个考试中,能排进录取名单的机会也在逐渐下降。
(3)大家基础越来越好,分数水涨船高。当下的考生以80后、90后为主,大家普遍基础较好,而且一代比一代更好,所以考试分数会逐渐推高,分数线也相应的逐渐推高,即是过了线,在最终录取时,也是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当下过了分数线,被淘汰的考生也越来越多。所以,即使自己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是竞争性考试,只要决定报考,确保万无一失,就要充分准备、学到最好。
5、备考策略
1)要坚定信心,只要想考,一定可以考上,而且目前还处于相对好考的时期。相对于其他研究生专业,管理类联考考试内容整体不是很难,英语难度接近大学英语六级但主要是阅读和写作,不考听力口语;数学基于高中内容;逻辑、写作纯属文科。虽然录取分数逐年推高,但目前整体来讲,分数线还处于低位。不论自己基础好与差,努力、系统复习,是可以通过的。也就是说,现在还是考MBA较为轻松的时期。
2)清楚规则,充分准备。MBA和其他研究生专业一样,和高考一样,是竞争性考试,招生名额就那么多,但考生越来越多、而且大家也都在加大努力程度,水涨船高。内容相对简单,不等于就容易通过分数线,过了分数线也不等于录取(还需要排名,从高到低,录满为止)。所以,要考,就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尽量复习到最好,确保万无一失。
3)做好计划,做好安排。尤其是时间安排。在职人员考研,需要分配好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时间,需要划出特定的时间用于学习。一般来说,如果参加辅导课程,在辅导课程的计划下,一般只需要将备考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每周固定学习任务,完成任务即可,加班完成。
4)报班还是自学?单纯地看看书、刷刷题、网上听几节不系统不深入的课,很难拿到理想的成绩;而且,在排名的规则下,想要和其他同学竞争,能录取的概率在逐渐变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参加考前辅导课程,更系统、深入地学习,夯实基础、掌握重点、学习更多应试方法提升应试能力、获得更多学习支持和鼓励,以及更多及时的关键信息,各方面都尽量获得最好的支持,做到最好,万无一失地成为被录取的那20%的人群。
6、欢迎参加新师MBA入学辅导课程,全国性机构,专注MBA招考辅导。课程好、老师好、服务好、通过率高,一个学员一套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计划,绝大部分同学可以通过考试。
【复试备考指南】
全日制、未参加提前面试或提前面试未通过的考生,统考后达到分数线,可以参加复试。
1、复试安排:每年3月初,学校会公布最新的复试安排。初试成绩达到复试资格线的考生,都能进入复试。复试之后,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录满为止,排在招生名额之外的考生,即被淘汰。
2、复试科目:一般包含政治理论、英语口语听力、综合素质面试、专业课考察等。其中,最关键的是综合素质面试和专业课考察。
3、复试形式:通过笔试、面试或提交论文等方式进行,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复试。具体以届时的复试安排为准。
4、复试解析:
1)复试是作为整个入学考试的一部分,一般不直接淘汰,而是作为考试的一部分,将成绩加总,进行排名,从高到低录取。但如果政治等不合格,才会被直接淘汰。
1)政治理论考试。政治理论考试,通过笔试、面试或论文形式考察。
2)外语口语与听力考试。考生按评委要求用外语表述或回答相关问题,评委依此对其外语口语与听力情况进行打分。
3)综合素质及能力面试。综合素质与能力面试采取个人面试或小组面试方式进行。有多位面试考官分别评分。
4)专业课考察。也就是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管理知识和素质。一般和综合素质面试一起进行。
5)综合面试和专业课考察占比最大,分值最高,也是复试的重点。
5、备考建议
1)复试虽然不直接淘汰,但复试成绩作为排名总分的一部分,在竞争性考试中,各科成绩自然是越高越保险,复试也不例外。
2)充分准备,争取每一分。作为考试的每一步,都要足够重视,充分准备,能争取的分数要争取到,尽量高分,确保万无一失。
6、新师MBA提供了高质量的复试辅导课程,一对一辅导,帮助考生高效、充分准备地准备好复试各个科目,从容应对复试,获得复试高分,获得更好排名。
报考咨询
由于教育政策具有变动性,相关项目招生、考试、学费、学制、学习方式等以最新政策为准。
新师教育为您提供报考咨询、学校咨询、申请评估、学业规划、考试咨询、备考资料、考前辅导等。
报考咨询:17810354171(微信)
信息查询:http//:www.zgmba.org.cn